我将分享一个关于低保户遗产继承的亲身经历。 这并非旨在提供信息,而更多是分享个人经历,因此可能带有一些情感偏见,也可能缺乏客观性。 请您仅作参考。(本文基于韩国的法律和福利制度。) 

遗产纠葛中的复杂家庭关系 

遗产继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 

经历过遗产继承程序的人都会知道, 世界上并非只有兄弟姐妹之间«我没关系,你多拿点»这种温暖而美好的场景。 与继承程序本身一样复杂的,是围绕继承的家庭关系。  法定继承份额,也就是法律上«你有权继承多少遗产»,虽然已经确定, 但人情世故又怎能如此泾渭分明呢? 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:

1. 家庭关系中存在一种无形的秩序 

遗产继承程序非常复杂,有很多事情需要了解。 通常会委托法务士办理,但兄弟姐妹之间难免会产生讨论。 在讨论过程中,可能会有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。 最典型的就是«你是低保户,所以别全拿了,就拿这么多吧»这样的话。 遇到这种情况,按照教科书式的解决方案,当然应该 «法律规定如此,这样做似乎不合情理», 这样正当地表达意见并反驳,对吧? 但实际上,在家庭关系中,因为气氛原因,即使是援引法律来提出意见,本身就很困难。 

要表达意见,首先得有所了解,对吧? 如果是在父母去世后需要继承遗产的情况, 继承人的年龄通常也比较大了,除非是从事法律行业,否则 要对法律内容了如指掌并主张权利是很难的。 别人说什么,他们可能不会批判性地听取,而会觉得 «嗯……是这样吗?» 

所以最终的意见协调, 往往不是建立在继承人之间相互的体谅和法律保障的正当权利之上, 而可能被家庭关系中形成的某种等级秩序所左右。 可能会出现某种事情似乎不对,但说出来又很尴尬的情况。 

2. 彼此之间过于无知 

遗产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只顾自己。 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:那个兄弟姐妹就算只有这点钱也能生活, 但对我来说,这笔钱是必需的; 或者,父母在世时我一直悉心照料, 而那个只顾自己生活的人,父母去世了才来装孝子 诸如此类的不满。 有人可能会觉得,既然法律规定要等额分配,那有什么问题呢? 但实际上,问题还是会产生! 有的人会擅自拟定遗产分割协议书,然后 偷偷摸摸地想让别人盖章。 

我的亲身经历 

我的外婆去世了。 外婆的财产当然应该公平地继承给她的子女们, 其中就有一个是享受低保的家庭。 所以,那个家庭和兄弟姐妹们一直担心,继承遗产后,生活补贴会不会被停发。 

就在这时,兄弟姐妹中的长子,一对牧师夫妇,提出了这样的意见: «反正他们那些钱也没什么意义。 所以只给他们原定份额的1/10,剩下的兄弟姐妹们分掉吧。» 他们又补充了什么呢? «如果遇到困难,兄弟姐妹们可以凑钱帮忙,不是吗?» 他们就是这么主张的。你觉得怎么样?

也许有人会想:«好吧,为了不让低保中断, 不能全给,但至少努力去照顾了», 这样想也无可厚非吧? 但是,这完全错了。 现在,因为我在旁边闹了一通, 那个低保户家庭不仅完整地继承了遗产,低保资格也没有中断, 还用自己的名义买了房子,现在过得很好。 这件是我创建福利博客的根本原因, 下篇我会更具体地讲述这个故事。 现在凌晨4点了,我得先睡一会儿……